數位廣告到底多少預算夠?
過來經驗分享

什麼是數位廣告?新手到底該選哪一種?

數位廣告就像你在網路世界裡「派傳單」或「開看板」給潛在客戶。
對於預算有限、品牌剛起步的新手來說,最主流、最容易上手的有兩個:

1.Meta Ads
也就是我們熟悉的Facebook Ads,其中 Instagram 也是Meta Ads裡面的露出版位之一,受眾包也很多元,可以鎖定興趣、職業、地區、語言、性別、年齡等。

未來搞不好Thread(脆)也可以透過Meta Ads投放廣告,更多年輕人在使用的平台

2.Google Ads
只要有人在Google上查相似的關鍵字,你的廣告就有機會被看到。直接向有需求的「找你的人」曝光,最適合針對有使用者意圖的受眾做投遞廣告。

YouTube 也是Google 旗下產品之一,是可以透過Google Ads投遞YouTube廣告。
適合:網站主、電商小品牌、抓Google關鍵字流量。

現在廣告效益來說真的不比10幾年的廣告流量紅利大,但依然是做電商、網站不可省的行銷預算項目,效果依然存在,畢竟最快的讓大家認識你的方法就是投遞廣告。

小預算怎麼玩?實戰撇步小分享

對我來說,規劃廣告的第一步驟,就是要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,一個好的廣告策略,如果不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,這樣盲目的投遞,很難達到效果,也不會知道自己的策略方向是不是正確。

從大家最清楚的行銷漏斗來介紹,行銷漏斗(Marketing Funnel),又常被稱為「消費者決策漏斗」或「銷售漏斗」。它用來說明消費者從第一次接觸產品/品牌,到最終下單購買的整個流程與心路歷程。每一層都代表不同階段的潛在客戶,他們會逐步流失,只留下更有意願購買的人,像漏斗一樣越到後面越精準。

  1. Viewers(瀏覽者)
    消費者首次接觸到品牌或產品,只是被動看到訊息,還沒產生明顯的興趣。在這個階段,通常需要靠廣告、曝光、網路流量來吸引大量目光。
  2. Interest(興趣)
    部分瀏覽者產生了對產品的興趣,可能停留網站更久、主動點擊多看一些資訊。這些人開始想了解產品。
  3. Questions(提問)
    有興趣的消費者會主動詢問,像是發訊息問價格、細節、口碑或規格。他們的意願比之前更高。
  4. Discussion(討論)
    這時潛在顧客可能和親友、同事討論,或是在網路社群尋問評價。業務或客服也會針對需求溝通細節、協助解決疑慮。
  5. Purchase(購買)
    最終成功轉換,少數的目標客群下訂單、完成交易。

數位廣告 行銷漏斗

我們的廣告第一步,就是要確定,現在要走的是行銷漏斗的哪一步
Viewers(瀏覽者)階段對我來說就是「品牌認知」的階段,廣告設定:要針對「曝光」為目標,系統才會大量的曝光出去,

這時候你會發現一個誤區,為什麼我的廣告點擊率(CTR)這麼慘?
因為這策略是要品牌、商品留個印象給使用者,就是所謂的多看幾眼就對這品牌有點印象,非著重點擊所以這階段的點擊就不需要那麼看重,那這階段的廣告圖片、內容的前面幾句最為重要,吸引消費者的目光。
我的經驗建議,走CPM(千次曝光計費)的廣告,一天50-80NTD就夠了,針對同個人一天曝光3-5次就夠(太多可能會有反感的可能)

Interest(興趣)階段,就是開始走「流量」的階段,廣告設定:以導流為主,讓使用者對你廣告內容有產生興趣,進而點入,特別要注意的地方,這裡跟廣告「關聯性」有很大的相關,什麼意思呢?

假設文案、圖片都是在描述地磅,但是點進網站卻進入精細的天平的著陸頁,你說,這兩者都是測量儀器,但是使用項目完全大不同,需求更是不同(使用者想測大卡車的重量,點進去卻變成實驗室在用的精細天平,完全不符合搜尋者要的目的啊哈?使用者一進去就馬上跳出)。

這樣不僅浪費點擊的廣告費用,跳出率提高、停留時間減少,這樣對廣告的品質分數不是一個正向的循環,點擊成本也會逐漸提高
流量策略的廣告,建議一天至少150NTD起,這樣廣告的學習期才會比較短。假設一個廣告要20個點擊才能完成學習,但你的預算太少,一天10個點擊完後就沒預算了,那這樣就要學習兩天。

實戰步驟:

  1. 鎖定小眾精準受眾
    廣告預算小,不要貪心選全部人,選「你想要吸引的那群人」。像「台灣、男性、25-40歲、自媒體相關」這種圈起來,建議不要超過五個大方向主題的受眾。
  2. 設最低日預算,不要太常做大幅度的調整
    例:一天100元,只跑一個廣告太心急,一次設三組圖文,懶人方法是用最高成效,讓系統自動判斷說哪個素材表現比較好,也不要太頻繁地調整廣告,因為廣告有學習時間,每調整一次就要重新學習,建議在廣告走期至少要兩週,最怕剛學習完,活動就結束。
  3. 廣告設計簡單明確
    別放一堆密密麻麻資訊,主圖要吸睛、標題口語化、文案可以輕鬆點,但記得你的關鍵字要在文案內,消費者才會直覺知道這是我要的東西哈。
  4. 3天看一次報表,不行的組合趕快優化
    大數據看你的目標是否有順利,例如走曝光型的廣告,卻沒曝光,原因可能是受眾所太精細、競價太低投放不出去,或看點擊、點擊率,沒超過5%就要思考要怎麼換文案跟圖片內容,但記得準備好後再下手,不然廣告學習一直在反覆學習,浪費成本。

花小錢,怎麼看出成效?新手必學追蹤

花出去的廣告錢不能只是心安,數據要學得會才有下一步。
建議每次投放前,把Meta PixelFB像素)、Google Analytics這些追蹤碼裝好,這樣才看得到成效。沒追蹤碼就有一點可惜,除了可以看到消費者輪廓外,還可能對你的使用者貼上標籤做二次投放(例如曾加入購物車的消費者)哈,之後再整理出如何使用GTM的文章!

數據要怎麼看?

  • 點擊率高、互動多但「轉單」少,可能內容還不夠清楚或是價格策略有異常。
    我就會建議去參考競爭對手的相似商品頁,了解缺了什麼或是Review上實際的消費者在意什麼去優化你的網站內容
  • 透過Google Search Console 了解到達網站的主要是什麼關鍵字詞,進一步的強化
  • 每次廣告除了新增關鍵字外,記得!也要排除非相關或是非轉換的學術詞,避免浪費成本在只是來抄論文而非真正的有使用者意圖。

廣告操作建議

  • 下廣告的內容要像換季衣服,時時新鮮,避免素材疲乏。
  • 文案口語一點,太過於專業的術語,不是人人都看得懂,要站在完全不懂的新手立場去思維去寫他的語言。並且直接切入使用者的痛點,讓他們知道你的商品能解決他們所在乎的問題。
  • 多觀察競品怎麼下廣告,不是要抄人家,是要看人家哪裡打動人心。

FAQ

Q:到底小預算投得動嗎?會不會錢直接蒸發?
A:新手雖然預算不大,但用對設定,投放成效還是看得見。在乎的是調整目標和分眾精準,比花大錢硬灑來的有效多囉!

Q:完全沒經驗要花很久學投廣告嗎?
A:FB廣告後台圖文介面超直覺,系統也會帶你一步一步,你只要多嘗試,每一次操作都是經驗,畢竟一開始你還不是很清楚你的受眾輪廓長怎樣,操作不難重點在策略與心法。

Q:看不懂廣告數據怎麼辦?
A:一開始只重點看「曝光、點擊、互動」三個指標。之後再說明更進階的RFM模型或是DAU/MAU分享給大家知道哈

 

拉夫實驗室文章分類

最新文章

關 於 作 者
作者照片
林鈺勳
RICKY LIN
|WordPress架站教學、網站優化|
|內容經營、SEO搜尋曝光|
|流量提升、數據洞察|
|廣告變現、行銷策略|
Explore the Smarter Side of Digital Living.
share this recipe:
Facebook
Twitter
Pinterest

更多文章